一、背景
(一)2016年各行業較大級以上事故統計分析
數量統計 傷亡人數統計
從上圖的統計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 從事故發生數量來看:建筑業的事故發生數量僅次于交通運輸業,較大級以上事故就發生42起,遠遠高于其他行業;
? 從事故的傷亡人數來看:建筑業的傷亡人數同樣僅次于交通運輸業,傷亡人數也遠遠高于其他行業;
? 從傷亡人數/事故發生數量來看,在建筑行業中每發生一次事故,平均傷亡人數最高。
由于建筑行業從涉及人員范圍來講遠小于交通運輸行業,所以從某種程度來分析,建筑行業的潛在危險程度居于其他行業之首。所以作為建筑施工企業,我們應該對建筑安全問題加以重視,研究導致建筑事故易發的原因,在平時的施工過程中加以防范。
(二)海因里西法則
當一個企業有300起隱患或違章,非??赡芤l生29起輕傷或故障,另外還有一起重傷、死亡事故。這個統計規律說明了在進行同一項活動中,無數次意外事件,必然導致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要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必須減少和消除無傷害事故,要重視事故的苗頭和未遂事故,否則終會釀成大禍。也就是說重大事故是可以防止的,而不是靠運氣!
(三)安全管理中常見問題
根據調查與現場反饋,我們總結了各層級在安全管理過程經常碰到的問題,如下:
(四)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統
從上述問題可見,建立施工、監理、業主與行業主管部門多位一體的管理平臺,提高整體安全管理水平非常急迫。所幸現在互聯網技術成熟發達,為此提供了可能性!經過多年的現場調查、經驗積累與產品運行,我們公司不斷研發升級,集成專業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統。
系統以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評價標準為準繩,重大風險源管理為主線,通過互聯網技術、二維碼技術、FIRD技術、SMS技術、手機APP應用及視頻監控等技術,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建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標準化物聯網,構建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一體化的“平安工地”建設管理平臺,在施工過程中全壽命地對各項目實時動態管控、監督與預警,使各部門信息實現共享,有效控制風險,確保各項目平安可控。
二、系統簡介
系統采用三層結構的分布式的應用程序模型以及圖數據庫結構模型,兩種模型的結合具有重用組件的能力、基于擴展標記語言(XML)的數據交換、統一的安全模式和靈活的事務控制等特點,并支持 SOA 架構,具有統一開放的服務管理體系,不僅支持分布式應用,同時對外部系統有良好的應用集成能力。結合SOA架構,充分利用SOA架構的低耦合性、低成本、跨平臺、易部署等等特點,使得系統在推廣和使用過程中,更容易推廣;同時,支持為企業或政府部門提供所需要的通用數據接口,增強系統的擴展性。
(一)系統總體架構圖
(二) 圖數據庫架構的應用
利用圖數據庫不僅可以導入傳統關系型數據庫中的結構化數據,還可以是文本數據、社交數據、機器日志數據、實時流數據等特點,系統將安全生產中的日常關鍵性數據,例如:安全檢查、特種設備等信息,結合到圖數據庫,通過圖數據庫作為大數據平臺的圖形化數據基礎,更清晰的展示可視化安全生產信息平臺。
(三) 用戶關系圖
(四)系統功能圖
從系統功能的橫向拓展來看,系統結合了平安工地考核評價系統、風險源管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標準化指南和安全監控等主要功能,從系統應用的縱向拓展來看,系統有效地結合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行業主管部門等各層級單位在安全生產管控中同一系統不同角色的應用。有效地對安全生產管理進行全方位、整體地管理。
(五) 施工現場管控示意圖
以下是公路施工系統應用現場管理示意圖,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和二維碼技術,結合現場監控等手段,充分展示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統在施工現場的全方位應用。
三、功能簡介
(一)平安工地考核評價系統
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開展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評價工作的通知》(交質監發〔2012〕679號)文件和《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關于開展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評價工作的通知》(湘交質安〔2013〕275號)文件,建立全省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評價系統。
平安工地考核評價功能圖
(二)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
結合《公路水運工程施工安全標準化指南》,著重突出風險源管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特種設備風險管控、現場安全檢查及整改,通過標準化指南,旨在建立一套安全生產施工現場管控的標準化管理體系。
(三)大數據平臺
為了更好展示各管轄項目安全生產狀況,了解各地市項目進展和整體安全形勢,系統提供一套安全生產信息可視化平臺,實時顯示施工現場的視頻監控、特種設備運行情況、安全檢查及整改回復統計、風險源臺賬及銷號等關鍵性信息,更有效的為監管層數據全面掌控提供便利。
大數據平臺
(四)二維碼技術
系統自動為每一員工、機械、風險源分配一個二維碼,并從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為其提取數據,進行分析整合,對不安全行為或狀態進行預警,實現全壽命管理。
二維碼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
? 方便全員參與管理。
? 將現場與臺賬關聯起來。
? 責任到人,實現溯源。
(五)物聯網平臺
系統應用物聯網技術對項目實時監控,并進行安全預警。主要有:隧道門禁系統、視頻監控、架橋機監控預警。
其中隧道門禁系統由我公司自主研發的隧道門禁考勤系統,該系統不僅識別人員考勤信息,還能實現人員的精確定位,時刻掌握隧道人員施工位置。架橋機監控用于實時監控架橋機縱向行程、橫向行程、高度、起重重量、風速以及架橋機視頻監控等,對運行中的架橋機出現任何數據分析問題,都會給予安全預警,用以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視頻監控
隧道門禁
架橋機監控
(六)手機APP
作為未來信息化系統發展趨勢,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統有效地利用了移動互聯網在施工現場方面、快捷等優勢,將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結合至手機app應用。
圖3.5 手機app網絡圖及功能界面圖
四、數據采集及應用
綜合以上系統功能組成和實際應用方面,充分考慮“湖南省‘平安工地’考核評價系統”目前在全省的使用范圍及使用頻率,利用系統在拓展方面已經實現的功能模塊,目前系統可以為省交通運輸和省質安局等單位提供以下數據信息
1、采集各項目“平安工地”考核評價信息,將“平安工地”考核評價結果納入公路企業信用評價信息系統;
2、采集施工單位三類人員信息,形成全省施工單位三類人員信息平臺;
3、采集施工單位特種設備信息,形成全省公路水運工程特種設備及作業人員動態管控系統;
4、采集各項目危險源信息及銷號狀態,形成全省公路水運工程危險源動態管控系統;
5、采集施工單位隧道門禁監控信息,形成全省隧道門禁系統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五、效益分析
(一) 系統以風險源的辨識、生成、管理及銷號為主線,施工安全標準化管理為基礎,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將傳統的被動型、經驗型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型、系統型管理。
(二) 系統建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及行業主管部門多位一體的管理平臺,通過全員的主動、積極參與,減少事故的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減少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負經濟效益。
(三) 系統管理流程嚴謹、責任到人,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可責任溯源,大大地提高了各干系的人安全管理責任心。
(四) 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人的不安全行為與物的不安全狀態進行跟蹤、分析、監管,從根源上降低事故發生。
(五) 系統對每一個重大風險源進行全壽命的跟蹤管理,分析隱患排查治理過程,并實時監控隱患,總結經驗,從根源上降低事故發生。
(六) 物聯網及二維碼的應用將工程實體與資料文檔切實結合起來,資料數據能真實反映實體,并自動生成分析報表,為決策層提供及時真實的數據分析。
(七) 各通知、公文、審批均有短信提示,提高了管理效率,再加上手機端應用的補充,讓用戶體驗到方便、快捷、高水準的安全管理。
(八) 規范內業管理與有序、完整的資料臺帳體系可為各干系人盡職照單免責。